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旅游美食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宣化鼓楼乾隆题写的匾额有个字为什么多一笔?

    信息发布者:小沙沟
    2022-03-31 06:01:44    来源:村网通小沙沟村站   转载

    正月十六,我们宣化战友军嫂快乐游队员一行12人,先后登上了宣化城的拱极楼、鼓楼和钟楼。

    在鼓楼北合影时,发现乾隆皇帝题写的“神京屏翰”匾额的“京”字多出一笔,即把“京”字写作“亰”(见图一,请点击放大看)。大家不解,有的说可能是繁体字;有的说是皇上与众不同,可能故意为之;也有的说可能写错了,皇上金口玉言,写成啥是啥,不能更改。

    cef8953677467c9fadb3024c02d49ebe.jpg

    事后我查了查,一种说法是“京”字没有繁体字;另一种说法是繁体字是“倞”而不是“亰”。实际上,“亰是“京”的异体字,就是另一种写法,意思相同。不过,一般都写作“京”。看来乾隆皇帝还真是喜欢与众不同,彰显自己学问高深。

    承德避暑山庄的“避”字也多出一笔,就是“避”字里边那个“辛”多一横(见图二)。据说这是康熙大帝故意这么写的,因为“避”有逃避的意思,他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避暑山庄,不愿意暗含“逃避”之意,就干脆添加了一笔!老康有点意思。

    摄影:宣化战友军嫂快乐游队员(避暑山庄图片来自网络)

    mmexport1648677390414.jpg

    来源:微宣化、微信、作者:李爱萍

   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宣化古城,有"京西第一府"之誉。镇朔楼始建于明正统年间,为重檐歇山顶,两层通高15米。镇朔楼功能同鼓楼,楼上原置有报时漏刻鼓角,通报十二时辰。楼因明代宣府镇总兵例佩“镇朔将军印”而得名。

    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围场,途经宣化时,镇朔楼的北侧匾额“神京屏翰”就是乾隆皇帝亲笔手书的,高2.4米,长6.6米,悬于楼北侧。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。大匾边框雕刻出腾云飞舞,状态各异的出海蚊龙。图案精美,刻工精细,加之苍劲有力的“神京屏翰”4个大字,浑然一体,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。

    来源:网络收集

    mmexport1555193238296.jpeg

    编辑:子玉哥哥

    微信:bjz15133392101

    发布:村网通小沙沟村站

    网址:144674.nync.com

    mmexport1557268005709.gif

    打赏捐赠
    2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