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网通总站 小沙沟村 144674.nync.com 欢迎您!
毡匠姥爷
乔丽芳
谨以此文,献给老一辈毡匠艺人们,以此纪念那种即将消失的精湛技艺……
我的姥爷是一个会擀毡子的人,在当地被唤做毡匠。之所以称之为匠,就和那些活跃于民间的木匠、瓦匠、铁匠一样,都是秉承传统工艺,纯手工制作,靠口传身教,靠信诚艺精,口碑相传做营生。
姥爷家住在万全西部的一个小小的村落里。小村紧挨着羊窖沟村,是万全西部的地界。北部绵延的阴山余脉,涵养了丰沛的大洋河。河上建有著名的友谊水库。洋河水日夜流淌,冲刷出一片平原。以洋河为界,河南是怀安县,河北是万全县——后来改为万全区。这里气候温润,土地肥沃,禾苗茁壮,草木繁茂,是万全著名的鱼米之乡。盛产的瓜果梨桃更是远近闻名。
这是一片宜耕宜居的肥沃的土地,姥爷的祖上就已经迁居于此。村子东西排列着两条沟壑,形似一个大大的“八”字,老辈人唤做八岔沟。村民孙姓人居多,乡里民风淳朴,村民和睦友善。解放后定名为孙家窑,属北沙城乡管辖。
网络配图
姥爷生于1893年,清朝末年光绪年间,卒于1958年,大跃进年代。他一生坎坷,经历了战火四起,民不聊生的旧社会;也见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。
姥爷擀毡子的手艺是从太姥爷那里传下来的。后来,他又手把手地传给了我的两个舅舅,再由舅舅手把手传艺给几个表哥。凭借祖上几代人的努力打拼,到了姥爷这一代,已经挣下了一份丰厚的家业。姥爷家建有五间青砖大瓦房,屋上木雕飞檐,室内青砖蔓地,四面墙围彩绘八仙过海,卧冰求鲤,东西各配有厢房。自家酿制米醋、黄酒。两个舅舅小小年纪就被送进私塾,识文断字,读书明理。他们迎娶的两位舅母,都是十里八乡的美女。乡里谁家遇到难事,总会找姥爷商议。“孙谦哥,家里的稻谷没了,先借一点,秋天收了谷子还你。”“不要提还,赶紧盛一斗拿去吃,不够,再来”。“孙谦哥,我家二小子不想去学堂读书了,你说,这可咋办咧?”姥爷将烟袋锅往腰间一别,爽快地说:“走,我给你劝劝!小小年纪,可不能耽搁了!”“孙谦哥,我家小子娶媳妇手头还缺几个钱……”姥爷一听,立刻说:“我拿给你……。”于是,姥爷成了村里的“能人”,不管谁家有了难事,都会找到姥爷。姥爷也不推辞,总会出主意,想办法,尽心尽力地帮助乡亲们!那时候,家里农忙时种谷锄禾,农闲时,便由姥爷领头,或靠两条腿走路,或套上骡马车,去附近村庄招揽活计。近的地方去过洋河以南的怀安县柴沟堡,远的地方去过山西天镇、阳高一带,北边去过坝上的尚义、康保。由于姥爷为人实诚,手艺好,价钱又公道,那些想擀毡子的人家,早早就把剪好的羊毛、牛毛准备好,等着姥爷上门取走,擀成毡子再捆好送回。偶然,主人家里也会搭建作坊,让姥爷住下来,日夜擀制。由于制作场地有限,擀毡子的家伙事儿杂多,来回搬运多有不便,更多的时候,都是把羊毛、牛毛拉回来擀制。主人家把羊毛交到姥爷手里,十分放心,只需交几个定钱即可。遇到穷苦人家,姥爷就会等毡子擀好了,验了货再付工钱。也有的人家手头拮据,还可以拿些谷物抵账。赶上年景不好,拖欠几年也是常事。一些错过日子的人家,就要等来年再擀。姥爷有两句口头禅:欺瞒别人,就是自个做恶;手艺好赖不是吹,众人评说值千金!就这样,姥爷领着两个舅舅,还有远房的六七个堂哥和侄儿们,长年累月,不辞辛苦,四处奔走。他们冬冒严寒,夏顶酷暑,凭借手中擀出的毡子,脚步越走越远,生意渐做渐大,成了远近闻名的孙氏毡匠。
网络配图
母亲是姥爷最小的闺女,被亲昵地喊作“老丫头”。晚来得女,姥爷对她十分疼爱。常在擀毡子的空闲里,让母亲坐在膝盖上,给她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,岳飞气死金兀术……还有柴沟堡郭玺的熏肉为啥出名啦,老龙湾的古墓是哪个朝代的,洗马林的玉皇阁多会儿盖起来的……姥爷成了母亲的故事匣子,那些新鲜稀奇的故事,让年幼的她知道了很多,懂得了很多。母亲儿时的记忆中,常常有这样的镜头:夜色沉沉,冷月高挂,大门吱呀一声,把她惊醒。偷偷地掀开窗帘,看到姥爷一行人,赶着骡马进了大院。随后是几个舅舅,忙着卸车,往毡房搬运羊毛。高过成人的棉布袋子,被羊毛撑得圆滚滚的。姥爷头戴一顶毡帽,眉毛,胡须上挂着霜花,迈着大步跨进屋里,一边用搭链拍打毡疙瘩上的泥土,一边接过姥姥递上的一杯热茶。姥爷一边喝茶,一边说着今年羊毛的成色,价格,哪里遇到了劫匪,怎样破财免灾,哪里又碰到了豺狼,怎样化险为夷……母亲从被窝里探出头来,细细地听着姥爷的述说。姥爷从衣兜里掏出几块桃酥,刮一下母亲的鼻尖,“老丫头,看大大给你带回甚咧”!有时是几根系辫子的红头绳,有时是一部康熙字典,有时是画画的水粉毛笔……两个裹着小脚的舅母早已起床,麻利地梳洗完,和姥姥一同在灶台忙活起来。抱柴、和面、烧水,一根根细长均匀的面条,在舅母手里翻飞,随着羊肉沫沫、豆腐汤汤的出锅,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。母亲被馋得再也无法入睡,却只能眼巴巴地,等着姥爷他们用完饭后才能端碗。因为姥爷定下了一个家规:吃饭先敬干活受苦的人。舅妈们看这个小姑子馋的不行,就悄悄地给炕角上的小女子塞上一碗……
姥爷收回了羊毛,赶制毡子的工程很快就开始了。母亲也盼着这一天,不仅能有好吃的,还不用学珠算,拓方子描红。她悄悄地溜出去,找小伙伴们踢毽子,看大戏去了。擀毡子是个力气活,多亏姥姥是个爽利人。她总会变换花样,让干活的人吃好喝好。黄米面炸油糕,莜面推窝窝,搓鱼鱼,红面饸烙,猪肉炖白菜粉条……晚上再烫一壶黄酒,让干活的人解乏。舅母们把堂屋打扫干净,腾挪出一大片空地,舅舅们先细致地挑拣羊毛,一把把,一撮撮的过手,把长毛和短毛分开,长毛用刀剁成长短一致,然后铺在木板上。接下来就是弹毛了,和弹棉花有相似之处,用一张大大的弓子,绑上弓弦,吊在梁上。左手握弓,右手拿个小棒锤,一遍遍把羊毛弹蓬松。姥爷把特制的竹帘子铺在地上,舅舅们把弹好的羊毛铺在一个大竹篦子上。铺一层羊毛,撒一次水,层层叠加,粘连成毡子雏形后,再挪到大竹帘子上。舅舅们后背着手,打赤脚在上面反复踩踏。踩踏压紧后,接着就是捲边定形。每道工序姥爷都要盯着,亲自动手,哪里不满意就要返工。舅舅们可没少挨姥爷的训,老舅还被罚洗毡子三天。清洗毡子是整个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。烧一锅滚烫的开水,掺上碱面搅动化开,趁热泼撒在毡子上,挤压几遍后再卷成圆柱状,用绳子分段勒紧。两人或三人手提绳子,同时用脚合力来回滚动毡子。大伙儿齐声大喊“一!二!三!”随着有力的节拍,一遍又一遍,把羊毛上的油脂擀压出来,直到毡子毛色银白发亮,气味变得清新为止。这时候,姥爷就会捋着胡须,围着毡子这儿看看,那儿摸摸,直到点头满意,才由舅舅们抬出去晾晒。一块块雪白的毡子,齐齐整整,铺满院落。艳照高照,和风吹送,晾晒十天半月后,就可以打包送货了。
每天天蒙蒙亮,毡房里就会传出“嘭嘭嘭”的声音,美妙的旋律随着太阳升起,缕缕光线透过窗棂,在屋里形成一道道光线。光线里有飞舞的羊毛,有毡匠们挥动的手臂,顺着脖子流淌的汗珠,以及一双双被热水烫红的厚实的脚板……这一幕幕情景,久久地,在母亲的脑海深处深深定格……
网络配图
毡子从材质上,可以分羊毛毡子和牛毛毡子。多数人家选用羊毛做毡子,因为养羊的人家多,羊毛产量高,细密柔软,保暖性好。毡子有单人的和双人的,也可根据土炕的大小,设置成整体一块的。擀一块单人毡子,大概用十来斤羊毛;整炕的毡子,得用三四十斤羊毛。
毡子从工艺上,可分为清水毡子和浆糊毡子。浆糊用玉米面和制,也可直接使用清水。毡子使用多年,会请毡匠清洗。经清洗过的毡子,又会变得柔顺,光洁,干净如新。一块上好的清水毡子,铺盖百余年不腐不散。在那个年代,擀制一块大毡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需要很多年才能攒足羊毛。如果买现成的,那价格就会十分昂贵。那时候,谁家炕上要是铺着一块大毡,或是谁家娶媳妇的婚床上铺上它,嫁闺女陪嫁礼单上写着它,那简直是一件引以为傲,很有面子的大排场。
毡子铺床软硬适度,冬暖夏凉,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青睐。姥爷舅舅们还用羊毛擀制毡帽,毡鞋。经他们擀制出来的毡帽,看着轻便美观,戴上防风保暖。擀制的羊毛棉鞋,又称毡疙瘩,更是密不透风,结实耐用。当年我出嫁时,舅舅们更是别出心裁,白羊毛为底,黑羊毛搭配,擀制了一个大大的囍字,让我欢喜不已,成了我珍爱之物,一直使用至今……
网络配图
在母亲的记忆里,还有一件事情让她至今无法忘却——那就是毡匠姥爷给解放军送袜鞋。
故事发生在1947年,正是解放前夕。那年母亲刚好十岁,正值十月深秋,洋河水连日暴涨,每天从怀安县南山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。柴沟堡居住的富家商贩纷纷跑来乡下躲避战祸,毡房早已落了锁,已是村长的姥爷早晚忙进忙出,把自家的白布,麻绳,米面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里,动员他们给前线的战士缝袜子,纳鞋底,做鞋子。姥姥和舅母们忙着拆剪布匹,打浆糊。母亲也不再去找小伙伴玩,帮着画鞋样,搓麻绳。姥姥和舅妈把做好的千层底棉鞋分成大小,一一捆好,一摞摞塞满背篓,外面再用油布裹严实。沉甸甸的背篓把姥爷的腰压得更弯了。“勒紧点,可不能让河水冲跑了!”姥姥赶紧把窝头,腌芥菜疙瘩塞进姥爷怀里。姥爷家离打仗的地方有一百多里地呢,天黑了下来,呼呼的北风吹得人直打颤。姥爷领着几个舅舅,一起出了村。大路上有国民党的保安团把守,他们只能顺着田埂,穿过村前的芦苇地,淌过一条条小河。再往前走,就是洋河了。洋河河面有十余里宽,水流端急,河底杂石纷乱,河水打着漩涡直漫腰间。姥爷把背篓举在头上,一只手杵根木棍,小心地往前挪动脚步。可还是脚下一绊,身子瞬间一歪,转眼间被河水冲出好远。身后的舅舅手疾眼快,抓住一根漂来的树枝,赶紧递给姥爷,这才把姥爷拉了回来。众人刚松了口气,就听姥爷大喊“先别管我,快看看背篓里的鞋子掉了没有,前方的解放军还要穿上它打胜仗咧!”他又叮嘱几个舅舅,不管怎样,一定要先保护好鞋子!就这样,姥爷顾不上脚上痛疼,深一脚,浅一脚,咬牙过了大洋河。到了对岸,才发现脚踝肿成黑紫色了。简单处理一下,继续大步前行。白天,他们躲在乱坟岗里,饿了啃口窝头,就根咸菜。终于,他们把鞋子送到了解放军手里。第四天的后半夜,姥姥终于等回了姥爷。姥爷的脸更黑更瘦了,嘴唇上裂着血口子,一身的泥巴,脚上的鞋子都撕烂了。“大大,你可累坏了吧?”母亲哭着问姥爷,“老丫头,大大不累!”姥爷说着,把母亲搂在怀里,开心地对她说“老丫女呀,部队里的头头(指导员)握着大大的手说,‘感谢老乡,你们送来的棉鞋太及时了!’头头还一个劲儿地夸奖大大的觉悟高咧!”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,姥爷多次带着几个舅舅深夜出去,再深夜回来。姥爷每次回来,都要大睡两天。母亲总是守在他的身边,给他盖被子,到了吃饭的时候把饭菜端给他。
新中国成立的那天,姥爷高兴地放了鞭炮,亲手解开毡房上的锁。不善饮酒的姥爷喝了好多杯,还和乡亲扭起了秧歌跑起了旱船。姥爷太高兴了,高兴得毡帽扭丢了,他都不知道……
日月如梭,光阴荏苒,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。新中国的成立让姥爷更加有了信心,有了劲头。他不顾年迈多病,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,把自家的大院充公,改建成了村里的大食堂……后来,他积劳成疾,终于倒下了。弥留之际,他还不忘把他的口头禅留给两个舅舅和几个表哥……
2022的夏天,我驱车陪母亲来到孙家窑村。姥爷家的院落旧址还在,然而早已物是人非,连我的两个舅舅,也在早年驾鹤西游了……这里再也看不到当年的场景,听不见擀毡的声音,就连母亲记忆中,结出最好吃的杏子的老杏树也不见了。在它的四周,长出了好多小杏树,整个小院显得绿意盎然。金黄的杏儿挂满了枝头,带给我们的,是酸酸甜甜的滋味。新民居建设,让昔日的孙家窑焕然一新。美丽乡村大发展的脚步,让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。昔日的毡子,早已经成了历史的陈迹,几个表哥,也放弃了擀毡的手艺。于是,承载了几代人泪水和汗水的擀制工具,被表哥们一件件地存放起来。他们的后辈,已经走向了新的行业,新的岗位。那份擀制毡的手艺,慢慢地被尘封在一代人的记忆里。然而,毡匠姥爷的故事,还会被我们一代一代流传下去,随之流传的,还有他们那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!
(此文,根据母亲孙月仙的口述,整理而成。孙月仙,孙谦之女,现年86岁。)
作者简介:
乔丽芳,70后,性格开朗,热爱生活。从小酷爱文学,对身边事物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。曾在万全地税局办公室从事新闻报道工作,其间在《张家口日报》《张家口晚报》《河北税务》发表《放飞心情》《献血》等三十多篇文章。
作者:乔丽芳
编辑:子玉哥哥
微信:bjz15133392101
发布:村网通小沙沟村站
网址:144674.nync.com